轮毂怎么更换螺杆图解
- 更换轮毂螺杆前的准备工作
在更换轮毂螺杆之前,必须确保车辆处于安全状态,将车辆停放在平坦、坚硬的地面上,并拉紧手刹,使用千斤顶将车辆抬起,确保车轮完全离地,再用支架或专用支撑工具固定车身,防止意外下落,务必断开电瓶负极,避免操作过程中误触电路引发短路。
工具准备方面,你需要:
- 扭矩扳手(建议20–150 N·m范围)
- 活动扳手或套筒扳手(常见规格为17mm、19mm、21mm)
- 轮胎螺丝拆卸器(如带磁性的长柄扳手)
- 新的轮毂螺杆(与原车匹配型号)
- 防锈润滑剂(如二硫化钼膏)
- 清洁布和防尘罩
以下为常用轮毂螺杆规格对照表:
螺杆类型 | 螺纹直径(mm) | 节距(mm) | 推荐扭矩(N·m) | 适用车型举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M12×1.5 | 12 | 5 | 80–100 | 大众、丰田 |
M14×1.5 | 14 | 5 | 100–130 | 宝马、奔驰 |
M12×1.25 | 12 | 25 | 75–90 | 日产、本田 |
- 拆除旧轮毂螺杆的步骤图解
第一步:松开轮胎螺栓
使用活动扳手或套筒扳手逆时针旋转螺栓,注意不要用力过猛,以免损坏螺纹,若螺栓锈蚀严重,可在螺纹处喷少量除锈剂,等待5分钟后再次尝试,若仍无法松动,可使用专用的轮胎螺栓松动剂,但切勿直接用锤子敲击,易损伤轮毂。
第二步:取下轮毂
在所有螺栓松动后,小心卸下轮胎,此时应先用手将轮毂轻轻晃动,确认无卡死现象,再整体取下,若发现螺栓断裂或变形,需立即更换新件,否则会影响安装后的安全性。
第三步:清理旧螺杆孔
用毛刷或压缩空气清除螺杆孔内的灰尘、铁屑和油污,若发现螺纹损坏(如滑丝、缺牙),可用螺纹修复工具进行修复,或直接更换轮毂总成,此步骤不可省略,否则新螺杆难以拧紧,存在安全隐患。
- 安装新轮毂螺杆的操作流程
第一步:涂抹防锈润滑剂
在新螺杆螺纹部分均匀涂上一层薄薄的防锈润滑剂,不仅能减少摩擦,还能延长螺杆寿命,避免下次拆卸困难,注意不要涂到螺栓头部接触面,以免影响扭矩值。
第二步:手动预拧入
将螺杆对准轮毂孔位,先用手旋入约3–4圈,确认螺纹匹配无误后再用扳手进一步拧紧,若感觉阻力异常或出现异响,应立即停止并检查是否有错位或异物卡住。
第三步:按对角顺序拧紧
按照“对角线原则”依次拧紧四个或五个螺栓(取决于轮毂孔数),先拧紧A点,再拧紧C点(对面),然后是B点,最后D点,这样可以保证受力均匀,避免轮毂变形。
第四步:使用扭矩扳手校准
这是最关键一步!每颗螺杆必须按制造商推荐扭矩值拧紧,以M12×1.5为例,标准扭矩为90 N·m,操作时分两步:第一遍拧至60%扭矩,第二遍拧至100%,中间间隔不少于30秒,让金属微小形变稳定,完成后,再用标记笔在螺杆和轮毂连接处画一条参考线,便于日后检查是否松动。
- 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
问题一:螺杆拧不紧怎么办?
可能原因:螺纹损坏、螺杆长度不符、未使用润滑剂,解决办法:更换同规格螺杆,确保长度适中(比轮毂孔深1–2mm为宜),并正确涂抹润滑剂。
拧完后发现轮毂轻微晃动?
说明螺杆未彻底锁紧或垫片缺失,应重新检查每个螺栓扭矩值,必要时更换垫片(通常为锥形钢垫片)。
为何不能只靠手感判断拧紧程度?
手感误差大,容易导致过紧或欠紧,过紧会拉伸螺杆造成疲劳断裂;欠紧则在行驶中松动,极其危险,务必使用扭矩扳手!
- 后续维护建议
每次更换轮胎或保养时,建议复查一次轮毂螺杆扭矩,特别是长途行驶后,由于热胀冷缩效应,螺杆可能有轻微松动,定期清洁轮毂孔内积尘,保持干燥环境,可有效延长螺杆使用寿命。
轮毂螺杆看似简单,实则是关乎行车安全的关键部件,从选型、安装到后期检查,每一步都需严谨对待,遵循本文所述方法,配合专业工具,你完全可以独立完成这项工作,既节省费用,又提升动手能力,安全第一,规范操作,才是真正的“修车之道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