液压支架油缸怎么更换
液压支架油缸更换操作指南(序号标题)
液压支架油缸更换前的准备工作
在进行液压支架油缸更换作业之前,必须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,这是保障整个更换过程安全、高效的关键步骤,要对现场环境进行全面评估,确认工作面通风良好、支护稳定、无瓦斯积聚等安全隐患,应关闭采煤机和运输设备电源,并挂上“禁止合闸”警示牌,防止误操作引发事故,准备好更换所需的工具与备件,包括新油缸、密封件、专用扳手、千斤顶、吊装设备及防爆工具等,确保工作人员佩戴好安全帽、防护手套、防滑鞋等个人防护装备。
| 工具/材料名称 | 数量 | 备注 |
|---|---|---|
| 新液压油缸 | 1套 | 型号需与原型号一致 |
| 密封圈组 | 若干 | 根据油缸规格选配 |
| 扳手(内六角、梅花) | 各2把 | 防爆型优先 |
| 千斤顶 | 2台 | 支撑用,承载力≥5吨 |
| 吊带或钢丝绳 | 1根 | 用于吊装旧油缸 |
| 液压油(清洁度等级NAS 8级) | 适量 | 更换后系统补油 |
拆除旧油缸的步骤
- 先将支架降至最低位置,使油缸处于完全收缩状态,便于拆卸。
- 使用专用工具切断油缸两端的高压软管连接,注意缓慢泄压,避免液压油喷溅伤人。
- 松开固定油缸的螺栓或销轴,通常为M20或M24规格,使用防爆扳手分步松动,防止突然脱落造成伤害。
- 利用千斤顶顶起支架顶部结构,使油缸脱离支撑点,再用吊带将旧油缸平稳吊离,此过程中需两人配合,一人观察吊点受力情况,另一人指挥吊车动作。
- 将旧油缸放置于指定区域,清理表面油污并分类存放,以便后续检修或回收处理。
安装新油缸的操作流程
- 清洁支架安装孔及油缸连接端面,去除锈迹、毛刺和杂物,保证密封面平整光滑。
- 在新油缸活塞杆处涂抹适量液压油,有助于润滑和减少摩擦阻力。
- 将新油缸缓缓放入支架安装槽中,调整角度使其与支架连接孔对齐,严禁强行插入。
- 使用防爆螺栓初步固定油缸两端,先拧入一半深度,待整体校正后再逐步紧固至规定扭矩值(一般为350~450N·m)。
- 连接高压软管时,务必按照标记顺序对接,避免错接导致方向错误;接头拧紧后需做保压试验(压力设定为额定压力的1.2倍),保持3分钟无渗漏视为合格。
调试与试运行
完成安装后,不能立即投入正式生产,必须进行系统性调试,第一步是打开泵站电源,缓慢升压至正常工作压力(通常为20MPa左右),观察油缸动作是否顺畅、无异响;第二步是模拟支架升降动作,检查油缸伸缩速度是否均匀,是否存在卡顿或滞后现象;第三步是对整个液压系统进行压力测试,重点检测油缸接口、阀组及管路是否有泄漏点,若一切正常,方可通知采煤队恢复作业,整个调试过程建议由专职液压工全程监控,并记录相关数据供日后分析参考。
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
在实际操作中,可能会遇到以下几种典型问题:
- 油缸无法伸出:多因油路堵塞或电磁阀故障引起,应先清洗过滤器,再检查控制阀芯是否卡滞。
- 油缸漏油严重:通常是密封圈老化或安装不当所致,需更换全新密封组件并重新装配。
- 支架动作不同步:可能是两侧油缸同步阀失效,需更换同步阀或调节比例溢流阀参数。
问题均应在第一时间上报维修部门,并填写《液压支架维护记录表》,形成闭环管理,避免重复发生。
注意事项与安全提醒
-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,熟悉液压原理及支架结构。
- 更换过程中严禁站在油缸下方或活动范围内,防止意外坠落伤人。
- 若遇高压油喷射,应立即停泵并撤离现场,不得用手直接堵住喷口。
- 新油缸投入使用前,必须完成不少于2小时的空载运行测试,确保无异常后再加载作业。
- 定期开展岗位培训和技术交底,提升团队应急处置能力。
通过以上六个环节的规范操作,液压支架油缸更换不仅能够提高设备使用寿命,还能显著降低故障率,保障矿井安全生产,该流程已在多个煤矿现场成功应用,实践证明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强,符合国家《煤矿安全规程》及行业标准要求,对于从事煤矿机电维护的技术人员而言,掌握这套标准化流程,是提升专业素养、实现本质安全的重要一步。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