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电能车轮胎更换前的准备工作
在更换电能车(即新能源电动车)轮胎之前,务必做好充分准备,这不仅能提升更换效率,还能确保操作安全,确认车辆处于熄火状态,并将挡位挂入P档(自动挡)或空挡(手动挡),同时拉紧手刹,若为纯电动车,还需断开低压电源(如12V蓄电池负极),避免意外通电引发危险,准备工具:千斤顶、轮胎扳手、扭矩扳手、防滑垫块、手套、清洁布和备用轮胎(如有),如果更换的是原厂轮胎,建议保留旧胎以便对比花纹深度或检测是否因异常磨损导致故障。 -
拆卸旧轮胎的操作步骤
第一步是松动螺母:用轮胎扳手逆时针拧松轮毂螺母,但不要完全取下,只需松动即可,此时车辆尚未升起,仅靠车轮与地面接触力,拧松更省力,第二步是顶升车辆:使用千斤顶支撑车辆指定位置(通常在副车架或底盘加强梁处),缓慢升高至轮胎离地约5厘米即可,第三步是拆卸螺母和轮胎:彻底拧下螺母后,用手轻轻推动轮胎脱离轮毂,若卡住可用橡胶锤轻敲边缘帮助脱开,注意:此过程需保持车辆稳定,避免千斤顶倾斜或滑动造成事故。 -
安装新轮胎的正确流程
安装新胎前要检查胎压是否符合厂家标准(一般标注于B柱内侧或油箱盖内侧),并确认轮胎型号与原车匹配,将新胎对准轮毂孔位,缓慢套入,确保胎圈完全贴合轮毂,随后,先手动拧上所有螺母,按对角线顺序逐步拧紧(先拧对角两颗,再拧另外两颗),避免受力不均,最后用扭矩扳手按原厂规定力矩(常见为100–120N·m)逐个紧固,不可过度拧紧,以免损坏螺纹或轮毂。 -
更换后的关键检查事项
更换完成后必须进行三项核心检查:一是胎压复测,建议在静置半小时后测量,确保数值准确;二是检查轮胎是否有异响或晃动,可低速试驾50米观察;三是记录更换时间与里程,便于后续保养追踪,部分高端电车(如特斯拉、比亚迪汉EV)会通过胎压监测系统(TPMS)提示异常,若更换后未识别新胎,需手动重置或前往4S店激活。 -
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对照表
问题描述 | 可能原因 | 解决方法 |
---|---|---|
轮胎无法拆卸 | 螺母锈蚀或变形 | 使用除锈剂+冲击扳手,或更换专用工具 |
新胎安装后有异响 | 轮胎未完全贴合轮毂 | 重新安装并检查胎圈密封性 |
车辆跑偏 | 轮胎动平衡不良 | 去专业店做动平衡校正 |
TPMS报警 | 未重置胎压传感器 | 手动重启或使用诊断仪清零 |
千斤顶打滑 | 支撑点错误或地面松软 | 改用硬质平台或加垫木板 |
-
特别提醒:电能车轮胎更换注意事项
相比燃油车,电能车重量普遍更重(电池组约300–500kg),因此对轮胎承载能力和悬挂系统要求更高,更换时切勿使用普通家用车轮胎,必须选用原厂或认证的高性能轮胎(如米其林e-Primacy、普利司通Ecopia等),部分电车配有“智能四驱”或“空气悬挂”,更换轮胎时需同步调整相关参数(如ESP车身稳定系统),否则可能触发故障码,若无经验,建议优先选择专业维修店完成更换,尤其涉及高压电池区域操作时,应由持证技师执行。 -
日常维护建议延长轮胎寿命
更换后并非结束,定期保养才能发挥轮胎最大效能,每月检查一次胎压,每5000公里做一次轮胎旋转(前后轮互换),每年检查一次胎面磨损情况(胎纹深度低于1.6mm需更换),冬季建议使用冬季胎(-30℃以下适用),夏季则选低滚阻轮胎以提升续航,对于高频充电的用户,还应关注轮胎与电机驱动的协同性——某些车型(如蔚来ES6)在高速行驶中会自动调节胎压以优化能耗,此类功能无需人为干预。
电能车轮胎更换看似简单,实则涉及安全、性能与经济性的多重考量,掌握正确方法、遵守规范流程、重视细节处理,才能让爱车始终处于最佳状态,建议车主养成“换胎即查”的习惯,不仅保障行车安全,也能延长整车使用寿命,一辆电车的“脚”好了,才走得稳、跑得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