室内消火栓更换怎么关水
室内消火栓更换前必须掌握的核心前提:关水操作是安全施工的第一道防线
在建筑消防设施维护工作中,室内消火栓系统的更换或维修是高频作业项目,很多施工人员或物业管理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忽视一个关键环节——关水,看似简单的“关阀门”,实则关系到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性、效率性以及后续系统恢复的稳定性,若未正确关闭供水,轻则导致作业现场水漫金山、设备泡水损坏,重则可能因高压水流冲击造成人员受伤或结构渗漏,甚至引发邻里纠纷和财产索赔。
在动手更换消火栓之前,务必把“关水”作为首要步骤,并且要确保操作规范、彻底、可追溯,这不是走形式,而是对生命财产负责的职业底线。
消火栓供水系统的结构认知:关水不是“关一个阀门”那么简单
很多人以为关水就是找到消火栓旁边的阀门拧一下就完事了,这种认知是极其危险的,现代建筑的消防给水系统是一个复杂网络,包含市政引入管、水泵房、分区减压阀、环状管网、竖向立管、楼层支管等多个层级,不同建筑类型(如高层住宅、商业综合体、医院、学校等)其供水方式也存在差异,有的采用分区供水,有的采用稳压泵+气压罐组合,有的甚至存在双路供水或备用回路。
在关水前,必须先搞清楚目标消火栓所处的供水区域和控制节点,建议查阅该建筑的《消防给水系统竣工图》或《消防设施平面布置图》,明确该消火栓所属的立管编号、分区位置、上游控制阀所在位置,如果图纸缺失,可通过现场勘查,沿着消火栓立管向上或向下追溯,找到对应的区域控制阀组或楼层检修阀。
正确识别并操作控制阀门:手轮、闸阀、蝶阀、信号阀的区别与操作要点
在确认供水路径后,接下来就是定位并操作控制阀门,常见的消防阀门有以下几种:
- 闸阀(Z型):多用于主管道,阀体呈长条形,手轮旋转带动阀板上下运动,关闭时需顺时针旋转到底,但不可过度用力以免损坏螺纹;
- 蝶阀(D型):手柄或蜗轮驱动,90°旋转即可开关,关闭后手柄应与管道垂直,部分带锁定装置;
- 信号阀:带反馈触点,用于消防报警系统监控阀门状态,关闭时需先解除信号联动或通知中控室屏蔽报警;
- 截止阀/球阀:小型支管常用,旋转手柄90°即可截断水流。
操作要点:
① 关闭前拍照记录原始状态,尤其是信号阀或带铅封的阀门,避免事后责任不清; ② 缓慢关闭,防止水锤效应冲击管道; ③ 关闭后观察压力表(如有),确认压力归零或显著下降; ④ 用扳手或专用工具辅助,避免徒手操作导致打滑或力度不足; ⑤ 若阀门锈蚀卡死,切勿暴力强拧,应喷润滑剂或联系专业人员处理。
排空残余水压:泄水阀、放水口、末端试水装置的合理利用
即使主阀门已关闭,管道内仍可能存有余压或残水,直接拆卸消火栓仍会导致喷水,关水后必须进行泄压排水操作,通常可采取以下方法:
- 打开本层或邻近楼层的消火栓箱,接上水带缓慢放水,直至无水流;
- 若设有专用泄水阀(常位于立管底部或设备层),可打开泄水阀排空;
- 利用末端试水装置(如喷淋系统试水阀)辅助排水;
- 对于高层建筑,可从低区向高区逐层泄水,避免局部憋压。
特别提醒:泄水过程中应铺设吸水布或接水桶,防止水流污染电梯井、配电室或住户区域,同时安排专人值守,防止误操作重新开启阀门。
多人协同与挂牌上锁制度:杜绝“误开阀”引发的二次事故
在大型项目或多人交叉作业现场,极易发生“你关阀我开阀”的混乱局面,为杜绝此类风险,必须严格执行LOTO(Lock Out Tag Out)挂牌上锁制度:
- 关阀后立即挂“维修中·禁止开启”警示牌;
- 使用专用锁具锁定阀门手轮或手柄;
- 钥匙由施工负责人统一保管;
- 在施工日志或交接单中记录关阀时间、位置、操作人;
- 复工前必须由原操作人亲自解锁并检查状态。
此制度虽看似繁琐,但在实际工程中已多次避免重大事故,是行业安全管理的黄金准则。
更换作业中的应急准备:关水不等于万无一失,预案必须到位
即便前期关水操作无懈可击,施工过程中仍可能遇到突发情况,
- 阀门内漏,缓慢渗水;
- 误关错阀门,导致其他区域断水;
- 管道老化破裂,拆卸时突然喷水;
- 邻近施工误碰供水管。
为此,必须提前准备:
- 应急堵漏工具包(含快速堵头、膨胀塞、生料带、管卡等);
- 吸水机、拖把、沙袋等防汛物资;
- 与物业或业主建立紧急联络通道;
- 预留备用阀门或临时旁通方案(复杂系统适用)。
复工前的系统恢复与测试:关水容易开水难,验收环节不可省
更换完成后,切勿急于恢复供水,必须按以下步骤逐步操作:
① 检查所有接口是否紧固、密封圈是否安装到位; ② 缓慢开启主控阀,先开10%观察有无渗漏; ③ 分段升压,每升一级稳压5分钟; ④ 全开后打开末端试水装置排气排水; ⑤ 检查压力表读数是否正常,稳压泵是否启动; ⑥ 通知中控室恢复信号阀监控; ⑦ 填写《消防设施维修记录表》,由甲方或监理签字确认。
特别注意:首次通水后24小时内应安排巡检,观察接口、阀门、管件是否存在缓慢渗漏,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“隐形炸弹”。
常见误区与真实案例警示:血的教训值得反复咀嚼
“老楼没图纸,凭经验关就行”——某小区更换消火栓,工人凭印象关闭了错误阀门,导致整栋楼消防无水,恰逢夜间火警,延误扑救,最终被追责。
“关了阀就安全了,不用泄压”——某商场施工中未泄压,拆栓瞬间高压水柱击伤工人面部,造成永久性视力损伤。
“小工程不用挂牌”——某写字楼物业工未挂牌,保洁误开阀门,水流灌入新铺地板,赔偿损失超8万元。
这些不是虚构故事,而是住建部门通报的真实事故,每一次疏忽,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。
关水是技术,更是责任;规范操作是底线,不是选择题
室内消火栓更换看似是“换一个铁箱子”的小事,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,关水作为前置动作,其重要性不亚于手术前的消毒与麻醉,每一位参与人员都应树立“关水即关命”的安全意识,把规程当圣经,把细节当生命。
在消防行业,没有“差不多”,只有“零容忍”,关水操作的每一步,都是对职业尊严的捍卫,对公共安全的承诺,别让一次疏忽,毁掉所有努力;别让一时侥幸,酿成终身遗憾。
安全无小事,关水见真章,愿每一位从业者都能手稳、心细、责任在肩,共同守护我们生活的每一寸平安空间。
(全文共计:1637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