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么更换车胎视频
为什么每个人都该学会自己更换车胎?关键时刻能救命!
你有没有在深夜高速公路上,轮胎突然爆裂、车辆失控的恐惧经历?或者在偏远山区,手机没信号、救援迟迟不来,只能干等几个小时的绝望?别以为这只是电影情节——现实中,每年有成千上万的车主因不会换胎而陷入危险境地,学会自己更换车胎,不是“可有可无”的技能,而是每位车主的“生存必修课”。
我认识一位朋友老张,去年自驾去川西,途中前轮被钉子扎穿,当时海拔3800米,气温零下,前后50公里无人烟,他不会换胎,只能坐在车里发抖等救援,结果冻感冒住院一周,事后他说:“早知道花半小时学换胎,何至于遭这份罪!”这不是个例,据交通部门统计,超过70%的车主从未亲手换过轮胎,其中近半数在遇到爆胎时完全不知所措。
更可怕的是,很多车主以为“有备胎就行”,却不知道备胎也有保质期(通常5-8年),也不知道千斤顶怎么用、螺丝该拧多紧,一旦在危险路段(比如弯道、坡道、隧道口)爆胎,不会快速更换,极可能引发二次事故,交警朋友告诉我,他们处理的爆胎事故中,近30%是因为车主操作不当或延误更换导致车辆侧滑、追尾。
别再把“换胎”当成修车厂的事,掌握这项技能,等于给生命多加一道保险,下面,我将手把手教你从零开始,安全、高效地完成整个换胎流程——全程只需20分钟,工具只需随车标配的几样,看完这篇,你也能成为“路边救援达人”。
换胎前必读:安全第一!这些准备一个都不能少
换胎不是蛮干,安全永远排第一,我见过有人直接在车流中换胎,结果被后车追尾;也有人没拉手刹,千斤顶一顶车就滑下坡…这些血泪教训必须避免,换胎前,请严格按以下步骤准备:
第一步:停车位置选择,立刻打开双闪灯,将车停到尽可能远离车流的硬路肩或应急车道,如果在高速,务必停在护栏外侧(哪怕需要倒车几十米),切记:弯道、坡顶、隧道内绝对禁止换胎!曾有车主在隧道内换胎,后车因视线受阻直接撞上,车毁人亡。
第二步:三角警示牌摆放,普通道路放车后50米,高速必须放150米外(约成年人200步),别偷懒!这是法律强制要求,也是保命关键,去年浙江高速一起事故,就是因为警示牌只放了30米,后车反应不及酿成惨剧。
第三步:全员撤离,所有人立即下车,站到护栏外或路基高处,尤其有小孩的家庭,必须抱紧孩子远离车道,我表弟曾因让孩子在车旁“看热闹”,被路过大货车气流掀倒擦伤。
第四步:检查工具,打开后备箱,确认备胎、千斤顶、扳手(十字或套筒)、三角警示牌齐全,重点检查备胎气压——很多车备胎多年未用,早已漏气成“瘪皮球”,建议每月检查一次,气压标准通常标在胎侧(如“MAX 60PSI”)。
第五步:穿戴防护,戴手套防油污割伤,穿反光背心(很多车自带),夜间换胎务必用手电筒照明,手机闪光灯亮度根本不够!去年山东有车主夜间换胎,因光线不足被后车剐蹭。
完成以上五步,才算真正“准备就绪”,安全准备花的时间,远比事故后的医药费和修车费便宜。
详细拆解:六步完成换胎,新手也能零失误
工具备齐、安全到位,现在进入核心操作,跟着我的步骤,保证你一次成功:
第一步:松螺丝(关键!必须在抬车前做),用扳手套住轮胎螺丝,逆时针方向用力拧松1/4圈(不要全拧下!),技巧:如果螺丝太紧,可用脚踩扳手加力,或套长管增大力矩,注意:螺丝通常是5颗,按“对角线顺序”松动(如先1号,再3号,再5号…),避免轮毂受力不均变形。
第二步:支千斤顶,找到车底“顶起点”——通常位于门槛下方,有凹槽或箭头标记(查手册确认),千斤顶必须垂直地面,底座垫平整石块或木板防滑,错误示范:有人把千斤顶支在塑料护板上,一顶就碎,车直接砸下!
第三步:抬升车辆,缓慢摇动千斤顶手柄,将车抬高至轮胎离地5-8厘米(约一拳高度),切忌贪高!抬太高重心不稳易侧翻,抬升中随时观察千斤顶是否歪斜,有异响立即停止。
第四步:拆旧胎,完全拧下螺丝,平放地上(别乱丢!),双手托住轮胎两侧,水平向外拉出,若轮胎卡住,可轻踹胎面震松,取下后将旧胎塞到车底——万一千斤顶失效,它能缓冲砸落冲击。
第五步:装新胎,对准轮毂螺丝孔,将备胎推入,先用手拧上螺丝,确保螺纹咬合,这里有个秘诀:螺丝先“手指拧紧”,再用扳手按“对角线顺序”预紧(如1-3-5-2-4),防止轮毂偏移。
第六步:降车拧紧,缓慢降下千斤顶,让轮胎轻触地面但不承重,此时用扳手全力拧紧螺丝——必须用全身力气!标准扭矩约100-120牛·米(相当于用1米长扳手挂10公斤重物),最后完全降下车,再复查一遍螺丝是否松动。
整个过程控制在15-20分钟,完成后,立刻将旧胎、工具收好,撤回警示牌,上车系安全带,低速驶离,备胎限速80km/h,行驶距离不超过80公里,尽快去修理厂换新胎!
高阶技巧:应对棘手状况,老司机都未必知道
你以为换胎到此结束?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!以下是实战中高频出现的“魔鬼细节”,掌握它们能让你在任何困境中游刃有余:
螺丝锈死拧不动,别硬砸!喷WD-40除锈剂(车上常备),静置10分钟再拧,若仍无效,用锤子轻敲螺丝根部震松锈层,极端情况可用气动扳手(呼叫救援时要求带此工具)。
千斤顶下陷,地面松软时,千斤顶会下陷导致车体倾斜,解决方案:垫厚木板或专用金属垫板(网购20元包邮),没有?拆下车内脚垫叠三层应急。
备胎气压不足,若备胎是“小尺寸应急胎”(俗称“小饼干”),气压必须打到60PSI以上(普通胎约35PSI),发现气压低?附近找汽修店充气,或使用车载充气泵(强烈建议自购,百元内搞定)。
夜间无照明,手机闪光灯+白色T恤=临时照明灯!将手机闪光灯朝上放在白T恤下,光线经布料散射后亮度提升3倍,且不刺眼,我靠这招在草原深夜成功换胎。
独自换胎体力不支,女性或力气小的车主,可采用“杠杆省力法”:在扳手末端套一根1米长铁管(路边找树枝也行),利用杠杆原理轻松拧动螺丝,物理知识用对地方,能救命!
特别提醒:换胎后务必做两件事——第一,去修理厂检查悬挂和轮毂是否受损(爆胎冲击可能伤及内部);第二,立即补全备胎和工具,别让下次再“裸奔”!
致命误区盘点:90%的人第一条就中招!
换胎看似简单,但以下误区足以让新手“功亏一篑”,甚至引发事故,逐条对照,看你中了几枪:
“先抬车再松螺丝”,大错特错!车轮离地后,轮胎会空转,螺丝根本拧不动,必须地面承重时先松螺丝,这是物理原理决定的。
“螺丝拧越紧越好”,过度拧紧会导致螺纹滑丝或轮毂变形,正确做法:用扭矩扳手按标准值拧紧(无工具则凭经验——拧到扳手轻微弯曲即可)。
“